诸葛亮的空城计
不久司马懿的大军来到大开的城门前,司马懿一眼认出城墙上的诸葛亮。士兵们跃跃欲试很想进入城门。但指挥官司马懿却迟疑不定,下令大军驻足。观察了墙上的诸葛亮良久,他下令迅速撤兵。
诸葛亮又称卧龙先生,是妇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中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太多了。有一次敌军失宠的一位将领前来进献军情并投降,被诸葛亮一眼识破,这人是诈降,应立即砍头。但斧头即将落下之际,诸葛亮叫停了刀斧手,如果此人答应做两面间谍就饶他性命。这人答应了,通过他诸葛亮给敌方输送了很多假军情,打赢了一战又一战。
还有一次诸葛亮偷了军印伪造了文书引诱敌军发兵到远处,借敌军虚弱之机收回三座城池,从而掌握了通入魏国的走廊。还有一次他设计让敌军怀疑一位猛将是叛徒,迫使这位猛将加入蜀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太多了。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是诸葛亮的名声击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多次,自认为很了解他,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当司马懿看到城门打开,军师诸葛亮却身着道袍在城墙如无其事地焚香吟唱弹琴,惊得目瞪口呆;认为其中有诈,诸葛亮是在设圈套想引他入城。他也怀疑过诸葛亮没有兵城头弹琴吟唱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但这想法转瞬即逝。因为这样做做风险太大,一向行事谨慎的诸葛亮不太可能冒这个大险。就这样司马懿错过了夺城的好机会。这就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谨慎行事的名声的力量。没放一箭,诸葛亮就让十五万大军裹足不前,没放一箭就让兵临城下的司马懿撤军。
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小人物可以不计后果,大人物则只可巧取
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P. T. Barnum,全名Phineas Taylor Barnum,1810年7月5日-1891年4月7日)是美国马戏团经纪人兼演出者。父亲经营小商店,1842年在纽约开办“美国博物馆”(American Museum),以奢侈的广告和怪异的展品而闻名,最有名的是斐济美人鱼。
Barnum思索再三想出了对策。既然对方不卖给自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毫无经营博物馆的经验,那么就以其之道还其身来打击他们。他开始在报社报道并指责这些美国博物馆的东主们同样对博物馆业和娱乐业一无所知,是一群垮掉的银行家。 同时,他并告诫民众们不要购买Peale’s 的股票,因为收购美国博物馆会消耗它的现金流并让它经营力不从心。果不其然,他的活动奏效了,Peale’s 的股票急剧下跌。美国博物馆主们对Peale 的信心开始动摇,最后他们开始反悔和Peale 的协议,重新决定毁约转而把博物馆及其收藏通通卖给了Barnum.
Peale因为Barnum的诋毁一蹶不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恢复元气,他们对Barnum 恨得牙痒痒的。Peale 先生决定以牙还牙。因为Barnum 宣称自己的博物馆跟其它俗气的博物馆相比更科学,Pea’le决定攻击Barnum 是“学究气的”娱乐家。
“催眠术”一度是Peale 很火的节目之一,曾吸引大量的观众,轰动一时。为了还击,Barnum 又一次采取攻击Peale 名誉的办法。但这次的方法不同,不再借用报章杂志,而是亲设擂台进行“催眠”表演并由亲自当催眠师。在看起来成功催眠了一个小女孩后,他开始试图催眠一些在场的观众,但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没能成功,其中几位被催眠的对象还被逗笑。最后,无计可施的Barnum显得很无辜, 说自己虽然没能成功催眠成人,但小女孩的催眠是真的。“你要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他说道,”我就是砍下小女孩的一节手指,她也不会知道“。但当他刚抽出蹭亮的小刀,小女孩却忽地睁开眼睛嗖地飞逃下台,观众哄堂大笑。这个节目他重演了几个星期后,人们对Peale最热门的催眠节目的热情就冷下来了,观看的观众急剧减少。再过一两个星期,Peale 博物馆的火热门催眠节目就被浇灭了。在以后的几年间,Barnum渐渐形成了大胆完美的主持风格,名噪终身。Peale 的名声此后却一蹶不振,永远没能恢复元气。
Barnum用两个计谋毁掉了Peale 的名声。第一个很简单,就是引起大众对Peale 财务稳定性的顾虑。谣言是强有力的武器:只要放出一些狡猾的谣言,对手就会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他们要是出来辟谣,说是你为了诋毁他们才造的谣。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消除大众的疑虑,既然是谣言有何必出来辩解呢,也许谣言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吧,毕竟无风不起浪。另一方面,如果他们不理会谣言,大众的疑虑则会加深。谣言散布得妥当,就可以让对手震怒不安,在自卫中连连犯错。这计谋特别适用于那些还没有名气的人,因为还没有名气,对手即使想回击报复也无从下手。
当Barum建立了声誉后,他换了另一个更高明和温和的计谋:用假催眠表演来嘲笑揭穿对方已以毁其名。这计谋也得以圆满施行。一旦你赢得了稳固的尊重,温和地嘲笑对手不但可以置对手于防卫的位置,同时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关注、提升自己的名气。直接的侮辱和诋毁对方的名誉这时候就会显得手段太低劣,就会像回力标,不但没用反而可能会转过来有损自己的名誉。但是,温和委婉的嘲弄和讥讽则既显高格有可以有效地打击对手。以幽默打前锋,保持无辜的娱乐者的形象的同时,强有力地破坏对方的声誉。
米祖霞和卫王–爱你错的都得赞,厌你对的也是错
我们通常认为很了解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其实我们太过自信了,就算是枕边人,我们也不见得有十分的把握。如果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故,身边的他、她会做如何反应?被老板炒了鱿鱼,被医生下了死亡诊断书,在告诉配偶之前,我们会惴惴不安。他、她会是怎样的反应?安慰、伤心、担心、责备、甚至离我们而去。即使是好事,在告诉配偶前也不见得没有些许的担心。刚怀孕的妻子在告诉丈夫自己怀孕了之前,也会惴惴不安,丈夫会是怎样的反应?兴奋?还是担心?面对不确定性,我们终会觉得不安。细思起来,即使是身边熟悉的人我们没有十分的把握的事实着实让人多少有些恐惧。然而,我们通常会忽视自己不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现实,转而借助于更容易和直观的东西来做出判断,即外表来判断他人—譬如,衣着和言行举止等。 在社交场合,外表是我们评判陌生人的唯一依据。所以不修边幅,或外表形象不符合社会常规都会导致社交灾难。如果是我们必须交往一段时间的人,我们还会加上此人的名声来帮助。这正是树立良好公共形象建立信誉至关重要的原因所在。在移动网络时代,一个人在网络空间留下的足迹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的力度,速度,和广度都要大得多,即使我们通常认为微不足道的足迹,如在购物网站,共享经济留下的评语都会成为我们公众形象的一部分。
米祖霞是卫王的妃子, 美丽优雅,深得卫王宠爱。卫王有一辆非常喜爱的马车,他规定任何人不经他同意私自用他的马车将被砍去双脚。有一次宠妃的母亲病了,她因着急没经卫王同意就用车去看望了母亲。卫王发现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道,“看她多孝顺呀,听说母亲病了,冒着失去双脚的危险就急匆匆赶去看望母亲了。”还有一次,宠妃和他在花园里散步,宠妃将吃到一半把剩下的桃子递给了卫王,卫王接过说道,“你真爱我,舍不得独享这么美味的鲜桃,还省一半和我分享。”
几年后,妃子们为了争宠就散布谣言,说米祖霞实际上是个阴险狡诈飞扬跋扈之人导致米竹霞失宠。失宠后卫王对她的态度大变, 在他人面前抱怨和责备米祖霞,他说道,“哼,她曾假称已经得我同意私自动用我的马车,还递给我吃剩的半颗桃。真是岂有此理。”卫王生气地吼道。
名誉的光环效应
成功有累积效应。过往的成功为你树立了名誉,而名誉有光环效应,会让你办事越来越顺利,甚至事半功倍。亨利.基辛格的成功公交外交有赖于他善于消除分歧的名声。毕竟,如果连基辛格都没能搞掂他/她,就极可能落得个“太难搞”的名声。因此,所有谈判,只要有基辛格的名字在,离达成协议的距离就至少缩短一半。
建立名声,让自己在某方面有突出的特长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非常重要。这个特长就是你的招牌,你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有很好的辨识度,人们都可以认出你钦佩你。在职业起步阶段,你必须努力树立起在某方面的名声,可以是慷慨大度,可以是敦厚老实,也可以是足智多谋。原则的这个特点必须让你突出与众不同,让人佩服。而后,你要想办法让此名声远扬,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当然传播办法需要小心谨慎,可以慢但要稳固)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名声可以增强你的气场,提高办事效率。名声也可以让你树立威信。二战时期北非沙漠战场的德国将军Erwin Rommel 以狡猾机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风格出名,让人闻风丧胆。即使在他已经兵力耗尽,英军以五比一的优势和他的军队抗衡时,只要听说他帅军挺进,整座城市都会撤空。人未到,名声已到。如果名声让人敬畏,那么你到场之前或开口前,事情就已成功了一半。
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 1725-1798,意大利)是有名的风流才子。他的风流名声为他后来诱惑越来越多的女人打下了基础。因为他的风流名声在外,女人们一听是他就会生出好奇心,就会想亲自一探究竟,他卡萨诺瓦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俘获那么多显赫的女人们的心。
借用名人洗刷污名
也许你的名声已有污点,想去掉这些污点,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如果你能和公共形象和这污点相反的名人多多交往,这些污点就可以慢慢洗掉。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想只靠自己来洗刷不诚实的污名是不容易的,借用模范人物就可以做到。前面提到的美国娱乐界大王PT Barnum为了洗刷他粗俗娱乐者恶名,从欧洲请到了有瑞典夜莺之美誉的歌唱家詹妮.林德(Jenny Lind)。林德的声线独特,嗓音精致、充满力量。通过邀请和赞助詹妮.林德在美国巡演,P.T Barnum大大改变了自己低俗娱乐者的公共形象。
十九世纪美国工业化时期产生的那批大亨们的公共形象不佳。报章杂志经常抨击他们贪婪、冷酷无情。只有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收集艺术品后,如J.P.摩根开始搜集购买欧洲著名的达芬奇和伦布兰特(荷兰画家)的作品之后,他们的负面公共形象才有所改观。和高雅的艺术品挂上钩搭上边就可以改善资本家在公众眼中贪婪和疯狂掠夺财富的形象。
爱迪生大批特斯拉的直流电
要像珍藏宝物一样地爱护自己的名誉。在你是个无名小辈,汲汲无名之就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小心翼翼地呵护,防备来自各方的攻击。公众形象一旦建立并在大众目前获得了一定声誉,对他人的污蔑就没有必要不顾一切地为拼命为自己辩护。那样会显得底气不足、妄自菲薄。恰恰相反,你需要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对外界的非议和谴责要云淡风轻般从容地应对。
如果你只是个小人物,动用谣言和诽谤来攻击他人的荣誉非常有效。因为即使败了,你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而且因为汲汲无名对手即使想还击,y也难以找到把柄。 前面讲过的关于十九世纪美国娱乐界大亨Barnum 在创业初期采取的就是策略,打倒了比他强调得多的对手。当然,需要把握好度,太过,则会显得手段下作。如果策略失败,前路就会被堵死,既没能摧毁对手的名誉,自己也得了个臭名声以至于堵死了出路。
作为热能直流电的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一直认为只有直流电才能建成可普遍推广的实用电力系统。当他得知塞尔维亚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用交流电的原理成功地建成了实用的电力系统时,证明了他的理论大错特错时,爱迪生恼羞成怒。他决定摧毁特斯拉的名声。为此, 他到处宣传交流电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日常使用中的危险性,弄不好会造成人畜伤亡,特斯拉匆匆忙忙在技术还不成熟时推广交流电系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为了达到目的,爱迪生他四处巡演,展示交流电如何电死各类家畜家禽。但这还不够,1890年他说服了纽约监狱系统当局启用了世界上首次使用交流电处死囚犯的程序。因为死刑执行时使用的是爱迪生用来电死小猫小狗的小功率交流电,功能太弱,该可怜的囚犯只被电了个半死不活。最后,监狱不得不重复了几次电刑才成功处死死囚。此次死刑称得上是美国历史上最残忍的死刑执行案例,行刑场面非常惨烈恐怖。虽然,爱迪生以其多项发明贡献身后依然得以流芳百世,但此次交流电死刑事件对他的名誉的损伤远远超过对特斯拉的损伤。所谓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此次事件后,爱迪生不得不罢手,停止攻击交流电的人身安全性。
爱迪生电刑事件告诉我们,攻击他人时切不可太过头,最终可能反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如果你已经功成名就,那就应该使用更委婉微妙的手段, 做个有风度的流氓更合适。就像对于挡道的老鼠,威武的狮子只会逗弄逗弄一样—-超过这个的其它任何举动都有损百兽之王的威名。
结语
一个人的名声至关重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即使毫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会自落得个傲慢的名声。当然,傲慢的名声也自有其有价值。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就成功利用了这个公共形象。人只要不是身处荒野,活在俗世里,个体的名声和与他人的互动往来相克相生,互相影响。忽略自己的名声或公共形象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等于放弃主动权,任由让他人评判。千万不要,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主动地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声誉和公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