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真实意图, 获取信息优势
故事一
1850年, 时年35岁的奥托.凡.卑斯麦是普鲁士国会议员正面临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当时普鲁士的政治重心是联合统一包括普鲁士在内的众多王国,即当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前身;与此同时,南邻强国奥地利不愿意看到北面的众多王国联合成为一个劲敌,企图破坏联合计划而发动战争。一个四分五裂的邻居搞不出多少动,奥地利可以高枕无忧;而一个强大的德意志联邦就会像是头上悬着的一把剑,得时时警惕什么时候这把剑会砸下来。因此,对普鲁士领导下的统一的企图和计划,奥地利会不惜一切代价加包括战争加以阻止。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威廉王子是主战派,国会为了战事集结起来,准备随时调兵迎战; 但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edrick William IV)及其内阁大臣们强烈反对战争,面对强大的奥地利他们主张实行绥靖政策。
卑斯麦一直忠实地支持和拥护普鲁士政权。他的政治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彻底击垮南邻奥地利阻止德国统一的企图。士兵出身的他以能效劳祖国为国家而战为荣。这点从他几年之后的发言就可以证明;他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来。” 但是这位满腔热血的爱国者和军国主义者在开战呼声最高之际在国会上的发言却在场的听众目瞪口呆,这太出乎意料,太不卑斯麦了,他说,“主战派请思考一下,你们现在绞尽脑汁也找不出战争的理由,那么请冷静思考一下如何回答以下问题。我肯定你在战前战后的回答案会大相径庭。那就是在战后你将如何面对家园被毁无家可归的农民,失去手脚的士兵, 在因战争中失去儿子的父亲?” 更匪夷所思的是,一向好战的卑斯麦接着一边谴责战争的疯狂,一边歌颂敌对国奥地利。这和卑斯麦之前一贯主战的作风完全相悖。当然,听众很快明白了卑斯麦反对战争。也有的议员有些困惑卑斯麦到底要玩什么把戏?不管怎样,卑斯麦的演讲起了作用,有些摇摆派开始投奔绥靖方。最后绥靖派国王和支持他的大臣胜出,战争得以避免。
国王因为感激卑斯麦为主和派说话,在他演讲后几星期封他为内相。几年后又将他提拔为普鲁士首相。在首相的位置上,他领导全国人民及爱好和平的国王和奥地利决战,打败了奥地利帝国并建立了一个以普鲁士为首的强大德国。
卑斯麦在他著名的1850演说之前做了很仔细的功课。他断定普鲁士军队远远落后于奥地利,因此和奥地利开战的时机还未成熟。一旦开战,奥地利极可能得胜,这对普鲁士的未来是灾难性的。其次,支持战争却吃败仗也会让他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国王及其内阁大臣要的是和平,卑斯麦想要的是权力。为保全自己的政治生涯,卑斯麦于和他一贯主张背道而驰反而支持他以前非常不屑的主和派,在国会上大讲特讲反战的理由。如果同样的话出自他人之口, 他一定会捧腹大笑。他的演讲迷惑了大众,人们搞不清他的真实政治主张。因为他的演讲让主和派占上风,和国王的目的一致。国王大悦、提拔他为内相,不久就更是提升到他窥窃已久的首相职位。登上权力宝座,卑斯麦就着手加紧训练普鲁士去完成他一直以来的政治愿景:打败奥地利,成立由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联邦。卑斯麦把全国人民玩于手掌之中。
毫无疑问,卑斯麦足智多谋,善于周旋,称得上史上最聪明的政治家之一。没有人怀疑他演讲背后的动机。如果他开宗明义地挑明和奥地利开战的时机还未成熟,最好再观望观望,那他就不可能说服众人,因为当时大多数的普鲁士人认为他们的军队远比奥地利军队强大才坚持主战的。如果卑斯麦以支持主和派为筹码要求国王给他升职,那他也不可能成功,因为那样国王会觉得他缺乏诚意。通过言不由衷的演讲释放假信号,卑斯麦骗过了所有人,掩盖了他的真实企图,最终达成了目的。这就是掩盖真正意图的力量。
故事二
不要透露你行动背后的真正意图,这样对手就不知道你的用意,也就没法做有效的防备。最好的办法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或是放烟幕弹来误导对方,等到他们明白过来时往往为时过晚,无力回天了。你也可以用假意的真诚,释放含糊的信号来误导和迷惑对方,让他们分不清真假,搞不清你的真实意图。
17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交际花 Ninon de Lenclos 连续几个星期耐心地听一位侯爵 (Marquis de Sevigne)诉说自己苦苦追求美丽却个性很强的女伯爵的经历。当时Ninon 已经六十有二的情场老手,而侯爵只是一位二十二岁的毛头小伙,英俊勇敢,毫无恋爱经验。从侯爵的叙述中, Ninion看到了恋爱中的各种愚蠢的错误,觉得非常好笑。后来有完美主义倾向的Ninon 听不下去了,决定亲自指点这位年轻人如何去赢得他所迷恋的一位女伯爵的心。她给他的第一课就是:首先要明白恋爱是一场战争,这位他迷恋的女伯爵就是他想攻克的堡垒。要想包围和攻克这座堡垒,他必须像一位将军一样周密计划。计划的每一步都要仔细研究,认真地执行,要特别注意细节,来不得半点疏忽。
第一步,在和女伯爵交往的初始,不要太急切,淡定些,保持一定距离,最好要显得有些无动于衷的样子。和女伯爵单独相处时,像对待普通朋友那样对待她,切不可把对方当做意中人来对待。这样她就会不再会想当然地认为他对自己有意而掉以轻心、满不在乎。而是,嗯,也许他只想和自己做普通朋友而已?
当女伯爵对侯爵的真实用意摸不着头脑时,就可以实施第二步了。那就是设法让她感到嫉妒。在下一场巴黎的盛宴时,侯爵要带一位年轻美丽的女伴出场同时带上这位女伴的一众同样年轻貌美的女友们。这样每当侯爵被众多年轻貌美的巴黎上流社会的女人们左拥右簇出现在女伯爵眼前时,女伯爵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嫉妒,也会让她觉得侯爵非常有魅力。把这些计划背后的原因向年轻的侯爵解释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Ninon解释说女人往往只对其他女人喜爱的男人感兴趣。如果一个男人有很多别的女人喜欢,那么在他心仪的女人眼里,他的身价顿时倍增。因为得到受很多女人喜欢的男人的欢心可以大大满足女人们的虚荣心。
如果第二步计划成功实施,女伯爵的嫉妒心被激起,第三步就可以开始诱惑她上钩了。按Ninon 的指点,侯爵要故意缺席一些他经常光顾并通常可以碰到女伯爵的场合并开始光顾他以前从不参加的沙龙聚会,当然必须是女伯爵常常光顾的沙龙。他的飘忽不定的行踪会让女伯爵觉得意外。这正是引诱成功的前提条件。
实行这几步措施大约需要几星期。在这期间,Ninon 通过自己的耳目追踪侯爵的进展。她的耳目中回报,女伯爵开始关注侯爵了,侯爵开玩笑时,她开始发笑回应;在他讲笑话时,也听得更专注了。并且,女伯爵开始向他人打听起侯爵 。在社交聚会中,女伯爵经常仰望侯爵 ,目光也经常追寻他。Ninon断定这位年轻的女伯爵已经开始迷上了侯爵 。只要再过几个星期或是一两个月,不出意外的话,堡垒就可以攻下。
几天后,侯爵上门拜访女伯爵,当他俩单独在一起时,侯爵突然忘了Ninon的教诲,开始随意行动。他迫不及待地抓住女伯爵的双手,向她表白。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年轻的女伯爵却一脸困惑,有礼貌地抽身离开并且自那之后,整晚都躲着他,甚至在他离开时都没有互相道别。接下来的伯爵的几次登门拜访都吃了闭门羹,被告知女伯爵不在家。日久,女伯爵不再故意回避他,但俩人碰在一起时都倍觉尴尬极不自然。ninon 的咒语被破,不再奏效。
Ninon 精通恋爱的艺术。当时很多著名的大作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是她的情人—包括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公爵(法国箴言作家), 莫里哀(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创始人),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的枢机)。她深谙男女之情,懂得诱惑的艺术。她的名声随着年岁渐长传开来,以至于巴黎的贵族们都纷纷把把他们的儿子送到她那儿学习恋爱的艺术。
Nino知道男女的恋爱心理不同,但内心深处有共性,那就是都喜欢那种能够让自己放下矜持,将自己带入一个未知世界的奇妙感觉。诱惑的艺术在于含蓄,不能直接了当地说明。要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让对方放下戒心,听由你指挥。关键是要让对方摸不透你。采取的策略就是忽远忽近,若即若离,这样会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人是没有魅力的。
让我们从女伯爵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故事的场景。侯爵实施策略不久后,她隐隐约约感受到侯爵在玩游戏。虽然她搞不清侯爵的真实意图,这游戏还是让她兴奋。一旦好奇心被挑起,越不明白,就越有趣,就越想知道侯爵的下一步行动。嫉妒、困惑没什么,怎么也好过波澜不惊、平淡寡味、度日如年强。当然,她明白侯爵的行动背后隐藏着真正的动机,哪个男人没有呢,所以这不会是问题;她愿意等一段时间看看。当然,如果被等得太久,她也不会再有兴趣想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了。但就在侯爵说出口”爱“的那一刻,一切都变了。这不再是一场有趣的游戏,而是毫无艺术感的表白。一切真相大白,原来他以前的种种做法只是诱惑自己的手段而已。顿时,原来英俊潇洒的侯爵。变成了丑陋的心机党。女伯爵顿时觉得自己上当受骗被耍弄了,于是重重地关上了半开半闭的心扉。
这个故事说的是表白的火候要恰到好处,太早则前功尽弃。
故事三
如果你渴望权力,那就请把诚实坦率收起来吧,培植些城府吧。只有有城府的人才能在职场竞争中保有保证优势。所谓眼见为真,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会相信自己所见所闻,这是本能的反应,是很自然的。处处怀疑所见所闻则是反自然的—整日疑神疑鬼,琢磨他人的话外之音,我们会惶惶不安,精疲力尽。要想有些城府并不难,就从在人们眼前晃荡你看起来需要的但其实不需要的东西东西,即摇幌子开始吧。人们就会把亲眼看到的表象当作事实。一旦他们开始盯着诱饵,就会对你的真实目的视而不见。在心理引诱艺术中,释放互相矛盾的信号譬如,表现出漠不关心,但又急切盼望这两种互相矛盾的行为让对方晕头转向,说不定还会因为觉得你有魅力而点燃他、她征服你的欲望。
一个设诱饵的办法就是违反常规的行为。前篇提到卑斯麦1850年的演讲支持反方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卑斯麦已经完全洗心革面,经历了蜕变。毕竟这样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法转个180度的大弯实在不易,常人很难做到。声东击西的战术就是用假目标来迷惑敌人,让敌人不知道你真正目的是什么,在猜疑中犯下各种错误。
1711 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国军队的首领Marlborough公爵想要摧毁一法国要塞; 这个要塞是通向法国的一条要塞。但他知道一旦攻击这个要塞,那法国人就会立刻明白他的企图—就是打通要道挺进大军队。所以,他只是占领了该要塞并派兵驻扎;看起来他占领要塞的意思不是挺进大军而是别有它意是想把要塞。上当的法国人前来夺回要塞,公爵就特地地让他们轻易夺回。法国人夺回要塞后为了防止被公爵再次夺去,就把它摧毁了。这样一来,即使再失守公爵也不能使用这个要塞了。但法国人忘了,要塞一毁,法国就失去了保护,公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带兵攻入法国。至此,西班牙公爵的目的达到了。
要注意的是隐藏自己的意图没必不等同把自己封闭起来(神神秘秘的样子很容易引起他人怀疑),相反要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然不是真实理想和目标。这样的做法可以一石二鸟的。你看起来友善,开明,轻信他人又掩盖了真实意图;让对手依着错误的信息行动,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终结篇
“想不劳而获是人们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普通人百分之九十九是野兽,只有百分之一是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兽性通常不会酿造麻烦,那百分之一的人性才是麻烦和不幸的源头。等人们明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东西之时,就是犯罪现象消失之日。那时,人们也就可以和睦相处。可我怀疑那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 (他把贪婪定义为人性了)
内心有贪念的人才能被各种花言巧语欺骗。当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戏演得太过起劲也会招致他人怀疑。要想让你假意的真诚有效地掩盖你的真正意图,你必须公开表态大力表扬诚实行为。宣扬越公开越大张旗鼓越好。为此,你可以偶尔在一些公开场合说些掏心窝的话—-但只限于一些不足道的话题。拿破仑的首相Talleyrand 就是这样一位通过公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秘密来骗取他人信任的高手。他用假意换来了他人的真心。看来,想要搞政治,演戏的基本功不能没有。难怪以前民众常戏说咱前总理温家宝是影帝;因为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凄然泪下的大照片出现在头条新闻里。
世上的行骗高手会想尽一切办法掩盖他们不道德的本性。那就是用诚实来掩盖谎言。在他们的世界里,诚实本身也是行骗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