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死焉知生
动态规划–依着目标做规划
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少年时期听到的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会说是上高中时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刚从师范大学不久的班主任的一句话,意思大概是这样,“如果人能够倒着活,从八十岁开始活,那么就会活得更有智慧。”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有机会接触除了备考的书籍后,世界如井底蛙跳到了地面豁然开阔起来。再接着留学到了美国,美国的书籍音影出版业不像国内一样有严格的审核制度,一切都是商业化操作的。因此,只要有读者市场的书都能出版发行。这样的自由度,又一次让我从地面跳到了树上。书读多了,慢慢地能够甄别书籍的好坏,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为了迎合大众心理,为了利益而出的书,也能分辨出来。很多畅销书如同连锁快餐,通俗易懂,可以一目十行,但和快餐一样活得的是空卡路里,需要的营养却很少。这样的书,读得再多,益处有限;而经典好书,读起来不见得顺畅,却可以开阔思路,打开一个新世界。诚然,政府如果相信本国的国民有基本鉴别和判断能力,也有基本的思想免疫力,看了宣扬惊世骇俗观点,有着奇思怪想的书就会中毒,就没有必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过于严苛的审核制度,就像用塑料布当纱窗,虽然挡住了蚊子和苍蝇,却把里边的人也憋坏了。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有人(经历过从八岁到八十岁的过来人)加以指导,什么是好书什么是不好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智成熟度推荐阅读书目,那么成长着的脚步将会更加稳健,摔的跟头会少些。人虽然不能倒着活,但如果有走到前面的人指点也能活得更智慧些,少摔跟头。手工业时代的师徒传承以及现代职场的mentor(导师)制度的由来吧。
应用数学里有一门学科,叫动态规划,就是根据长远终极目标,从目标计划达成的那年开始,一年一年往现在倒过来推,每一年的策略针对当时的可能状况都是最优的策略,直至到当前这一刻。当然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状况千变万化,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又不断变化,这样的动态规划很难制定,人生目标也不只一个,目标也不是恒定的。也有很多人还不甚清楚目标是什么,动态规划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很多时候最容易做的就是随遇而安,顺势而为。
如果你想只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做一个很具体的规划,动态规划的原理还是比较实用和容易实施的。譬如,年轻人定下在五年之内攒够买房的首付款。知道首付款的大概数目和自己的年收入和消费,就比较容易做出规划。收入的变化短期内不会太大,但非必要开支却有很大的弹性。记下每笔花销,并进行分类,过了一段时间后,查阅开支,就可以看出哪些开支是可以省下来的,哪些不能,进行调整,就可以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月、季度,或年度开支预算。有了规划,每接近目标一步,自信心就会增加;有了自信,行动就会更有动力。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不出太大的意外,目标就可以实现。学生想提高期末或毕业时的成绩,这个规划也有用;中年人想减肥提高身体素质,也有用。那就是把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小目标再拆解成具体的实施步骤,计划就不难制定。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大多数的计划来自外部环境,而不是来自本身。 如果你是一枚长在中国大陆的少年,父母非大富大贵,那么你在求学(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时期的大目标就是升学,小目标就是提高各科成绩。?你就可以像达到天堂一样地快乐?所有这些目标有如人生途中的一块块石板,踏过它们之后,你究竟会到达哪里呢? 也许你因为早慧,年纪轻轻就懂得人情世故,因此在这个世界上混得风生水起,财富,权力,名声,和社会地位,家庭,子女每一样都很好,看起来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生。有着十全十美人生的你,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会微笑吗?
存在主义哲学家尼采在很多年前说人生是个悲剧。为了达到这些世俗的目标,人们蝇营狗苟终日劳碌奔波。达到这些目标之后,则是感到无边的空虚无聊与寂寞。后现代工业化的社会,人们往往衣食无忧,如果对于金钱权力的野心并不大,那么烦恼往往来自后者。莫名其妙地就是不高兴,郁郁寡欢,笑不起来,不开心。后工业化社会里,十个人里就有六个有抑郁症。这样的状况,在过去,宗教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是上帝早已死了。资本在逐利过程中生产了大量商品,电视广告,微信朋友圈告诉你,买了最新款的手机,你可以变得像广告中的男人女人哪样无时无刻地和世界保持联系,拥有无数的朋友,永远不会寂寞,可事实上每天下班之后,你百无聊赖,不断地刷手机看朋友圈有没有更新。甚至不少约会中的男女很多时候也是各自玩手机,互相之间没有交流。手机似乎可以越过千山万水,和数亿万的人联系,却让你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广告向你传递信息,买了那件裙子和大衣你可以像安吉丽娜那样有魅力。可你还是你,外表并没有变得像安吉丽娜般那样变得魅力四射,而内心的空洞只有在打开包装那刻短暂被屏蔽,不一会空虚便如潮水般再次袭来。广告和媒体就像假冒的教父一样无孔不入地向你传递虚假承诺和暗示,买了这和那之后,你就离天堂不远了。可是,消费品一如酒精,毒品,游戏,和性泛滥一样只能让空虚短暂缺席,却不能让人生充盈丰满,更不能让你上天堂,进入极乐世界。
既然现代社会物质过剩,人们发现过度消费弥补不了空虚无聊,那么它的反面,减少物欲减少消费是否就能医治空虚病?于是极简主义,断舍离应声而出。youtube频道里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极简,断舍离生活的推崇者了。很多人定下减少拥有物件的目标,如不超过一百件物品的运动。但这只是一种过家家一样幼稚的想法。以少为荣的极简极简主义只不过是”多多益善“的消费主义的孪生兄弟。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减少物质和增加物质一样治不了空虚无聊之症。喔,我不是消费主义者,我不看重有形的物品,我更看重体验,我旅游光体验风土人情,可是现如今商业化的旅游何尝不是一种快销品?朋友圈晒出度假美食的照片能让内心的空洞得到短暂的满足,但这也只是让空虚短暂离席而已。
死亡冥想
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摆脱这个要么空虚无聊,要么痛苦的两难境地呢。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庆幸自己有活过了一天,珍惜明天,把明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我们不知道自己活在世上的时间还有多久,悲观一点也许活不到八十。假如你只剩下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的生命,你想怎样度过余下的时光?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想见的人是谁?你可以培养死亡冥想的习惯,每天花十分钟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你将以怎样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冥想习惯,死亡冥想可以拂却蒙上内心的灰尘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最想做的事渐渐变得清晰。
可是死亡是多么地让人不愉快,每天必须面对会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宁愿视而不见,不去理会它,以免影响心情。好莱坞大片里的孤胆英雄,任他枪林弹雨永远不死,中国的武侠影片,从八十年代英雄总能化险为夷到现在的英雄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有着金刚不坏之身的转变正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这个心理以增加收视率提升广告收入。就这样媒体却误导了人们,成了思想毒药,让人忘却了死生相依,毁灭正是创造的前提,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道理。死亡和爱情一样是艺术的永恒主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通常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如娇艳欲滴的玫瑰,或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和象征死亡的骷髅(或匕首)放在一起。德国作曲家舒伯特的弦乐曲《死神与少女》成为被演奏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红楼梦》赖头和尚送给贾蔷的风月宝鉴的作用也是死神与少女。镜子的反面是娇柔妩媚的王熙凤,正面则是一副骷髅。赖头和尚千叮咛万嘱咐只可照正面,贾蔷只想看妩媚的王熙凤,于是他很快精尽而亡。赖头和尚叮嘱贾蔷做的就是能救命死亡冥想,可和尚明明知道谁又喜欢每天面对死亡呢。
美剧Seinfeld 在他同名的剧里调侃大家都喜欢婴儿,如果家里有婴儿,就会情不自禁地邀请好友到家看看自己可爱的孩子,但几乎没有人会向朋友夸耀家里的老爷爷、老奶奶多可爱,应该带朋友来家里认识认识我的爷爷奶奶。这和《红楼梦》的风月宝鉴的道理相类似。婴儿代表新生命,有着让人憧憬的未来,况且胖嘟嘟的谁会不心生喜爱呢?耄耋之年的老人离生命的终结不远,让人联想到死亡,生命的短暂,谁又喜欢面对死亡呢,见了只是无意识的要逃避的恐惧。
如果你没有冥想的习惯也不想培养这样的习惯,那么观赏阅读上述提到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帮你跳出日常,站到一定的高度看自己的人生。少年时代觉得把美好的东西和死亡放在一起实在是扫兴。现在才明白艺术家的高度,死生相依,懂得死,才知道如何生。实际上我们每二十四小时都经历小生死轮回。每天晚上的沉睡就像一场模拟死亡,每天清晨的苏醒又像是一次重生。每天清晨,如果我们庆幸自己能够醒来面对白天,无聊空虚感也就会消退。因为这个世界每天早上成百万的人并不能重新睁开双眼。
事实也许和我们通常的想法刚刚相反。死亡并不可怕,出生才是。因为婴儿来到世上哪个不是哭着来的,而逝去的人又有几位临终时大哭?有时间,可以到医院的产科做义工给新生儿拍照,同时找机会到老人院做义工。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死和生,过去与将来,以变更好地活好当下。
后记读了一篇博文:西方的《死神与少女》最早来自于希腊神话后。主题和风月宝鉴一样是探讨性与死亡的关系;但对世人的警戒却和全日相反:生命很短暂,享乐要要乘豆蔻年华正当时。其寓意更接近”花堪折时直须折 莫待花落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