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三原理
人人都有我执我见;不妨先称之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这个自我评价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怎样评价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有三个自我评价几乎适用任何人:“我能够独立做决断,”, “我有独到独到见地和智慧。” 和 “我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我们通常自认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对立做出很多决定。之所以加入某个团体,赞同某个观念,或是购买某个产品等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选择这样做的,而不是他人驱使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决定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导,很多时候我们的决定和行动是盲目从众做出的。我们也往往会自欺欺人地否定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在工作中明明是因为压力而屈从领导的决定,却会自我安慰道,“我,择服听从领导的指令。”如果领导的意见和你的差距太大,内心虽然不平,为了避免惹领导不高兴,表面上也会顺从,“哼,以后有机会我会证明我的计划才是最好的,老板太蠢了。”
对于第二个自我评价,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虽然不管和爱因斯坦比智商,但也是本行业的翘楚。而在行业内庸庸碌碌的人也会说,“虽然我的职场成绩一般,但我培养了很多业余特长。”譬如,关心政治时事的人会觉得自己的政治观点非常切实际。如论怎样,承认自己没什么想法,人云亦云,随大流并且容易盲从和上当实在太伤自尊了,把自己放得太低了。
对于第三个普遍的自我评价,我们愿意相信自己支持公义,待人公正,能和他人友好合作。虽然不是什么圣贤,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小缺点、小毛病,但大体上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如果身居领导职位,我们则喜欢遵守规则的下属,即奉行所谓的”严厉的爱”。因为规则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团体整体的利益,奖罚分明是必需的。
除了以上几个具有普遍性的自我评价外,人们往往还有其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个性的”自我评价,如“我喜欢特立独行、自由自在“,”我喜欢自给自足,不求他人”,“我是个叛逆者,不喜欢权威”。这些个性和自我认知的形成往往和幼儿时间的成长有关。喜欢反叛的人人可能源于幼儿时期对父亲的失望,或者是受到霸凌。因而不喜欢当弱者的感觉,反叛权威可以让他、她彰显自己的力量。以“自立”为豪的人很可能是源于儿童时期和母亲的关系疏远,因为彰显自立正可以壮胆,减轻被抛弃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