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失败者
by Dreamcatcher · Published · Updated
“我是个失败者”。让我再说一次,“我的生活一塌糊涂,我失败了。”这样赤裸直接的自我表白,实在是不容易;说完后如释重负,心理轻松多了。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活得太累了。小时候是为了证明给家长老师看,和同学比高低。踏入社会,进入职场则需要做给上司看,和同事比高低;继续和还有联系的同学,同乡,前同事,邻居比,证明“我是成功者,至少我不比周围的人差多少。“ 人的自尊和自我评价似乎建立在和自己社会层次差不多的人的比较上。马斯克,乔布斯, 马云,刘强东,不会是我们寻常人借以自我评价的参照物。因为和他们比,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太失败了。我们也不会和英国女王也比家庭出身,比社会地位;只会和周围有接触,看起来和我们差不多的张三李四比。
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地将自己和周边的人比,这是千百万年以来生物进化的结果。但在工业化社会,这个有利于进化的大脑特征却让我们的自尊和自我评价忽高忽低。张三李四比我强太多了,我不禁挫败感顿生,并由此变得缩手缩脚,害怕失败,不敢去尝试,去冒险。因为一旦失败,要向他人证明自己不比他人差就不太容易,至少你不得不承认你有弱点,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行,才会失败,毕竟把失败一股脑儿推给外部环境是比较难的。但是,如果你勇敢地承认自己“失败了“,你就能够从此解脱”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枷锁,从此得到心灵的自由。 你再不必在乎他人对你的看法;我承认失败,你爱咋地咋地吧。当然,反过来,如果你比张三、李四强,那么你的自我感觉就会良好。即使如此,建立在和他人的对比上的良好自我感觉是岌岌可危的,也同样会让人缩手缩脚,因为一旦失败,良好的自我感觉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据。
在各社交朋友圈,微信群(同学群),时时会有比较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地位,“我比你有钱,比你有权,比你更聪明,比你更智慧、更优秀,更成功,生活得更好。” 各社交媒体贴出的照片显示都是光鲜靓丽的生活高光时刻;又有多少人秀他们的低光时刻;即使是成长背景类似的发小群,中小学同学微信群,如果有人超过两次贴出低光时刻,估计这些人就不会太受待见,群里的强势者也许会借机将此人踢出群。因为群里的强势者只能通过自认为比他/她某方面弱的人的控制和霸凌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我满足。
人们只会和与他们背景类似的人比,却绝不敢和 如马云,刘强东比。因为和这些人物比,几乎每个人都活得稀疏平常甚至很失败者。马云、刘强东的出身背景很普通,但他们却抓住了机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挣来几十辈子也花不完的钱,改变了中产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给很多个体户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在你批评或藐视某人太懒散,太笨,太粗鲁时,请扪心自问,“难得你就那么肯定你比他人强很多?”就说要比行为举止、言谈风度 ,你能比得过伊丽莎白女王?
“ 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成功和失败是相对的,要看参照对比的对象。一定程度上,和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比,我们都是弱者,失败者。放弃证明自己“成功”的企图,承认自己的弱点,接受当前的自己,你就会活得更好; ”放弃对比,立地成佛“。
看看那些高科技企业的用人策略,它们要招聘的并不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全才,而是看应聘者拥有的技术和才能是否对公司的发展有用。根据老舍的话剧改编的电影《不是问题的问题》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留洋归来的农场经理有博士学位,精通农业技术,在人力和财务管理上政策的实施上却不懂得结合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逐步实施,而是急躁冒进,结果遭到各方包括农场工人的挤兑、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老派的上海生意人刘经理和该博士刚好相反。刘经理没喝过洋墨水,待人接物八面玲珑,是个人人喜欢的和事佬,见谁都和和气气,员工和董事会成员都喜欢他。在他的领导下的农场虽然一团和气,但却连年亏损,财务账目是一笔笔糊涂账。其实,如果董事会让这两人互相配合,各逞其能,扬长补短·,农场的有亏损状况就可以扭转;农场的面貌也可以焕然一新。
再看硅谷高科技公司如谷歌等,这些信息技术公司需要编码强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通常编码很厉害,但沟通能力上却往往有欠缺。只要公司清楚这些技术人员的长短板,针对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特点,制度相应策略就可以让这些人能够发挥长处。
事实很多能力和特点是相克的,一个人往往不能具有互相克制的品质和能力。譬如,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人往往比较没趣,因为他们通常不能放松自己,创造了就会比较平庸。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工作者,如画家,摄影师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比较弱,因为艺术创作需要跳出通常的思维框架;在工作上他们也往往不会和前一种人那样老老实实地守规矩。
让我们扪心自问,”我是个失败者,卢瑟吗?“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生活中我经受了很多失败和挫折。”只要认识到这些失败和挫折并不能给我们下定义,而我们对待这些失败和挫折的态度才能让我们认清自我。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对待这些挫折,总结经验教训;那么我们以后的路就会走得顺一些。多年后再回头看,这些失败并不是当初认为“天都要塌下来的灾难”。每个人都会经受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人生的归途最后都一样。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勇于承认失败的人才有可能接近或取得成功。
就说说自己把,和某些同行比,我很失败: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好,不懂行业内的社会化规则,造成自己的成绩和成果没有受到肯定,没有得到相应的金钱和地位的回报。回头自己走过的路也许会更加清楚这些犯错误的根由。 出身于贫穷的农村家庭,成长于人际关系简单的农业社区。一路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美国,再拿到最高学位,到大学任职;根本没有意识“职业规划,在职场中找到合适的师傅(mentor)在 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是人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必须课。这正是我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兜兜转转的原因。
我承认了失败,也许你会因此嘲笑我,小瞧我。一般人往往觉得自己比周围的人强,比普通人强。心理学家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自己是好司机;学过概率论的人都懂得,这是不可能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低于平均水平的司机高估了自己。高估自己的倾向也是几千万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毕竟,这样过份乐观的自我评价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生活勇气,更有利于人类种族的繁衍。
即便如此,一些高阶职业者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也通常会缺乏自信,有“假冒者”的心理,担心终会有一天自己的真面目会被人揭穿。有这种心理的人在职业初期,通常会重复这样的梦境。出席公共场合时,突然发现自己忘了穿鞋,光着脚;或忘了穿外套,只着内衣裤,或者更严重,一丝不挂,赤裸裸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客观的评价,不去回避,不去掩盖,不去向他人证明。避开短板,找到或创造出能够发挥自己长处机会,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我正是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那些在社交圈、微信群里激烈和他人争论,企图说服他人,他/她的观点是正确的,或者干脆挤兑那些和他/她的观点相左或是那些自认为比他/她弱的人才是生活的失败者,因为内心不够自信,才需要在挤兑,或赢得争论中得到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
最后,我想请你细想一下你的周遭有多少人能够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和失败的?恐怕少之又少。